维修中开泵时容易忽略的问题
维修中开泵时容易忽略的问题:
中开泵中叶轮出口中线即叶轮出口宽的中线应与中开进口中线对齐。如果对不齐时,应在叶轮轮彀与轴肩通过加设垫片调整。应将两中线控制在0.5毫米的范围内。对于比转数大的泵稍差些对泵的性能影响不大,对于中低比速的泵由于叶轮出口很窄,例如叶轮出口宽仅10毫米,如果与中开中线偏1毫米,对泵的性能就有明显的影响。建议调整后可将两中线(叶轮及中开泵)误差控制在叶轮出口宽的5%以内为好。
中开泵的汽蚀余量、吸程及各自计量单位表示字母:
中开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汽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单位用米标注,用(NPSH)r。吸程即为必需汽蚀余量Δh: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单位用米。 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汽蚀余量-安全量(0.5米) 标准大气压能压管路真空高度10.33米。
例如:某泵必需汽蚀余量为4.0米,求吸程Δh?
则:Δh的计算还要考虑汽化压力和管损 Δh=(Pc-Pv)/ρg-NPSHa-hc (米) 讨论Δh公式 Δh的计算还要考虑汽化压力和管损 Δh=(Pc-Pv)/ρg-NPSHa-hc (m)
单级双吸中开泵型号性能
下一篇:自吸式磁力泵的应用与操作方法介绍上一篇:单级离心泵与多级离心泵异同